放心去飛 作者:周雨霖諮商心理師
小瑋是即將大四畢業的學生,因為嚴重的情緒困擾、失眠而前來諮商。他對於畢業非常焦慮,不知道畢業後要做什麼工作。原來讀了四年的電機系並不是自己的興趣,一直以來想讀藝術方面的科系,但是因為爸爸是唸電機系的,堅持要小瑋跟隨自己的腳步,讀了四年實在沒興趣,大學的成績也不理想,看著就業博覽會上電機相關的工作,覺得意興闌珊、提不起勁,但想到要重新開始去找尋自己的興趣發展,又覺得為時已晚。
小瑋是即將大四畢業的學生,因為嚴重的情緒困擾、失眠而前來諮商。他對於畢業非常焦慮,不知道畢業後要做什麼工作。原來讀了四年的電機系並不是自己的興趣,一直以來想讀藝術方面的科系,但是因為爸爸是唸電機系的,堅持要小瑋跟隨自己的腳步,讀了四年實在沒興趣,大學的成績也不理想,看著就業博覽會上電機相關的工作,覺得意興闌珊、提不起勁,但想到要重新開始去找尋自己的興趣發展,又覺得為時已晚。
小瑋形容自己像是被關了一輩子的小鳥,現在要畢業了,爸媽也不再限制自己,好像是可以展翅高飛的時候,卻發現自己已經不會飛了。
在諮商的工作中,經常遇到像小瑋這樣的同學,從小到大就是所謂懂事的小孩、乖乖牌,習慣壓抑自我,順著大人的期待發展,沒有想過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就讀熱門科系的同學A,想在大學時光中多結交一些朋友,或是參加社團,但課業的壓力、自我要求高,以及爸媽對課業表現的期待,漸漸放棄開拓生活圈的可能,生活中只剩下讀書和考試,覺得比高中拼升學時還寂寞。另外一位同學B,從小就是家裡最會讀書、最乖的小孩,也因為如此,受到爸媽的肯定,但是在諮商室中卻哀怨的說,自己面對爸媽的要求時只會照單全收,其實很羨慕任性的妹妹,雖然不像自己這麼會讀書,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、念自己想念的科系,有自己的朋友和生活。
「期待」有時候也像是「臍帶」,連結了親子,給予孩子成長的養分,但若一直沒有剪掉臍帶,同時也會限制了孩子自我發展的可能性。
紀伯倫的書提到「孩子」:
你可以給他們愛,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,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;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,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,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,那裡你去不了,哪怕是在夢中;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,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,因為生命不會倒退,也不會駐足於昨日。
大學四年,正是孩子探索自己、尋找自己與學習獨立的黃金時期,就像小鳥要學習飛翔的過渡階段,需要生命中的大人的鼓勵與支持,才能安全與自由的探索自己想要的方向。
你好比一把弓,孩子是從你身上射出的生命之箭。弓箭手看見無窮路徑上的箭靶,於是祂大力拉彎你這把弓,希望祂的箭能射得又快又遠。欣然屈服在神的手中吧,因為祂既愛那疾飛的箭,也愛那穩定的弓。
當一把弓吧!讓孩子可以發展成為他自己。特別是從小就很乖巧順從的孩子,更需要多鼓勵他在大學中嘗試發展自我、多元探索、找尋自己喜歡的、並且練習自主做決定。
找尋自己心之所向,並非順從爸媽期待,對於孩子來說都會感到不安,在內心深處擔心如果和爸媽的期待不同,是否就會失去父母的愛呢?就像要起飛前,會頻頻回頭看,確認自己是否得到允許一樣,這時爸媽的信任、支持的眼神,加上適時的引導,會是他勇敢飛翔的原動力!
放心去飛吧!當你飛累了,回頭看,我們依然在這。
【首次刊登於臺北醫學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官網】